知识科普头皮肿瘤

时间:2020-10-1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头皮肿瘤(tumorofscalp)并不是医学领域中规范化的专业疾病名称。从根本上说,其属于皮肤来源肿瘤的范畴之内。严格意义上的皮肤肿瘤是指起源于皮肤及其附属器的一类良恶性疾病。但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可能模糊的认为所有发生在皮肤的占位性病变,都叫皮肤肿瘤,如发生在皮肤的血管瘤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皮肤肿瘤,而属于血管来源肿瘤。皮肤肿瘤中属于良性的肿瘤包括皮脂腺囊肿、脂肪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等;恶性肿瘤包括血管肉瘤、基底细胞癌、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脂肪肉瘤、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等。

头皮转移性肿瘤

神经纤维瘤病

鳞状细胞癌

脂肪瘤病理表现

常见的头皮肿瘤临床表现

皮脂腺囊肿

俗称“粉瘤”,主要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其特点为缓慢增长的良性病变。囊内有白色豆渣样分泌物。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多见,好发于头面、颈项和胸背部。皮脂腺囊肿突出于皮肤表面,一般无自觉症状,如继发感染时可有疼痛、化脓。

皮样囊肿

是一种由偏离原位的皮肤细胞原基形成的先天性囊肿,位于皮下,不与皮肤粘连而与基底部组织粘连甚紧,常长在身体中线附近,好发于眼眶周围,鼻根,枕部及口底等处,属错构瘤。

表皮样囊肿

又称外伤性表皮囊肿。是一种真皮内含有角质的囊肿,多因外伤(尤其刺伤)将表皮植入真皮而成,肿物表面常有角质增生,好发于手及足踝等易受外伤和压迫的部位。

皮下脂肪瘤

脂肪瘤呈扁平分叶状,位于皮下,用手指沿肿物两侧相向推挤局部皮肤,可出现橘皮样征。

 5.神经纤维瘤

  神经纤维瘤属于神经系统来源的疾病,但容易发生在位于皮肤内的神经末梢部位。病人常意外发现四肢及躯干有散在皮下肿物,蚕豆大小,无疼痛及压痛,可活动,边界清,呈暗淡褐色,单发或多发,生长缓慢。若为神经纤维瘤病可逐渐增多。单发者需与脂肪瘤、表皮样囊肿、平滑肌瘤、小汗腺瘤相鉴别。

6.黑色素瘤

  是一种不太常见的恶性肿瘤,常发生于周身皮肤或皮肤黏膜交界处。可表现为高出或不高出皮肤的有色素斑块。大多数为黑色,也可为深褐色或深蓝色,个别为浅颜色。肿瘤快速生长后,病变部位可以出现出血、破溃或继发感染,邻近淋巴结可以肿大,甚至转移至肺、肝、脑、肾等重要器官。

 7.鳞状细胞癌

  发生在皮肤部位的鳞状细胞癌,多见于经久不愈的伤口部位。其形态有两种:

  (1)菜花型:多数原发于皮肤小丘疹或疖肿,溃疡感染逐渐增大,伤口经久不愈,基底部增宽,质地变硬,呈暗红色,有结痂,触之易出血,伤口周围有角质和鳞屑,若伴感染时出现伤口表面脓性分泌物。

  (2)潜在型:由于常长在真皮因此向皮下及外围方向生长扩展较快,基底宽,边界欠清,中心部位凹陷,若破溃后不易愈合,有脓性分泌物,周围有新生的毛细血管,易出血,相邻近的引流淋巴结肿大。

 8.基底细胞癌

  是一种常见的低度恶性皮肤肿瘤。早期皮肤表面局限性隆起,结节状,粉红色,边界较清,质较硬,无痛,逐渐变为灰黑色或暗褐色,中心部位稍凹陷,皮肤无光泽,渐粗糙,数月后逐渐出现鳞屑样改变,脱落,由于抓搔渗血,破溃,结痂,脱屑,循环往复,表现多种形式。

 9.转移瘤

  皮肤转移性肿瘤非常少见。伴有其它原发肿瘤患者,出现皮肤部位结节时应注意本病。

 10.肉瘤

  肉瘤是间叶组织来源肿瘤的统称,间叶组织主要包括血管、神经、骨骼和肌肉。其中毛细血管和末梢神经位于皮肤部位,因此这两种组织来源的肿瘤,可发生在皮肤内。

 11.血管瘤

  是由胚胎残余血管组织发育异常形成的良性血管肿瘤,可发生于全身皮肤及皮下组织。一般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多见青壮年,皮肤出现局限性或区域性蔓状隆起,边界不清,较软,生长较快,有时可触及迂曲粗大的血管,有搏动或猫喘感,可听到持续性吹风样杂音。

那么什么样的头皮肿瘤需要及时就诊呢?

一般情况下,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如果头皮肿物体积较小,没有疼痛感等不适可以暂时观察,注意定期复查。而恶性肿瘤一般要尽早手术切除,以防病情进一步恶化,同时在手术的基础上联合放疗和化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esrmo.com/zlff/109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