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桃儿爸毕业于美国大学生物医学专业,撰写此文完全基于爸爸对女儿的爱。每一个宝宝都是父母的小天使。没有任何一个父母希望看到自己的小天使生病。桃儿爸每天看到各式各样的帖子提到一些小宝宝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能及时就医或者乱投医,酿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桃儿爸想,为什么我不写介绍一些小孩子疾病的基本知识呢,这样如果生病孩子的父母看到了也许会有一定的帮助。于是桃儿爸决定利用自己医院的数据,用平实的语言给大家介绍各种各样的儿童疾病。不过,桃儿爸说的这些内容只是给各位孩子的父母简单的参考,任何儿童疾病医院就医,以免耽误治疗的黄金时间。如果哪位同学希望桃儿爸帮忙查找一些疾病的相关资料,请给桃儿爸留言! 前几天看到新闻说春晚的福娃邓贺鸣小朋友因白血病去世,桃儿爸心中百感交集。其实桃儿爸的课题就是和白血病相关的,于是希望通过第二说来给大家普及关于儿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知识。 定义: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儿童白血病中第二常见的类型,最常见的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发生在骨髓和淋巴结的一种癌症,又名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这种白血病既能够发生在儿童,又能够发生在成人身上。从这个病的名字可以看出,“急性”说明这个病起的非常之快。“骨髓性”又说明它主要发生在骨髓里面。在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里,调控血细胞产生的机制被破坏,骨髓开始产生大量的非成熟的和异常的细胞。这些非成熟的和异常的细胞能够通过血液系统和淋巴系统流通到身体的各个脏器,从而破坏脏器的功能。因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发展的非常快,一定要尽最快速度使用多部门的治疗手段。如果没有或者耽误了治疗,病人会在几周内死亡。即使治愈,也有可能复发,而且复发在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中是比较常见的。 病因:导致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然而如果孩子得了一些其他的疾病可能增加得白血病的几率。这些风险包括 遗传类的问题,例如唐氏综合症(Downsyndrome),I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type1),范可尼贫血(Fanconianemia),奴南氏综合症(Noonansyndrome)等其他的骨髓衰竭综合症。 一些非遗传类的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同样可以增加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风险。 如果孩子经历过放疗或者化疗,那么他/她有较高的患病风险。例如那些经过癌症治疗的孩子们就很有可能会患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如果双胞胎中的一个孩子在6岁之前患病,那么另外一个孩子有20%-25%的几率患病。 一些其他的环境因素也会导致孩子患病,比如孩子出生前被放射线照射过,因此妈妈怀孕期间一定要尽量避免照射X光,即使是拍牙或者脚也有可能影响肚子里的宝宝。 值得注意的是,高风险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病。 症状: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早期症状和流感类似,所以经常容易被忽视。主要的症状包括发烧,发冷,容易出血和瘀青,萎靡,疲劳和关节疼痛。 诊断:下面的这些检查通常用来诊断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血检。医生会通过显微镜来检查病人血液中的细胞数量,细胞类型和成熟度。 骨髓活组织检查。如果血检结果异常,医生就会检查骨髓。同样,医生会通过显微镜检查异常的细胞。 染色体分析。研究人员通过检测异常细胞的染色体变化来进一步分析白血病。 腰椎穿刺。主要用来判断白血病是否已经传播到神经系统。 治疗:通常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包括如下 化疗。这是最被广泛应用和接受的一种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口服或者注射抗癌药物,使其能够进入血液循环。这是一种系统的治疗方式,也就是说全身治疗,因为血液会带着药物走遍全身。 放疗。某些情况,放疗也会被使用。这种治疗方式依赖于高能射线直接作用于癌细胞部位。它能够杀死癌细胞,并减小肿瘤体积。 骨髓移植。将健康的骨髓移植到病人体内来取代病患的骨髓是首次被密尼苏达大学采用的技术。病人体内的病患的骨髓和健康的骨髓首先被高剂量的化疗药物杀死。一个与病人组织配对的供体的健康骨髓将被取出并转到导管里面,此时导管被埋在病人的血管里面。骨髓细胞会自动找到骨头中正确的位置并取代病患的骨髓。 脐带血移植。这种治疗方式首先用放疗和化疗杀死病人的骨髓,然后病人的骨髓将被健康的骨髓取代。这些健康的骨髓来源于造血干细胞。而这些干细胞是由新生儿的脐带血中获得的。 一些新兴的生物疗法和免疫疗法目前都在临床试验阶段,基本原理是通过刺激自体能力来对抗疾病。 资料及图片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