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博士后埋线案例分享分层平衡埋线治

时间:2021-12-1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分层平衡埋线矫正脊柱侧凸

脊柱侧凸的定义

脊柱侧凸是指脊柱在三维空间上发生的结构和形态畸形.严重脊柱侧凸是指冠状面上Cobb角≥90°,常合并较严重的后凸畸形、明显的脊柱旋转、胸廓畸形改变和肺功能损害。

正常人的脊柱从背面或前面看是直的,也就是说从枕骨结节到骶骨棘的所有脊柱棘突成一条直线。如果脊柱向左或向右偏离了这条中轴线,并超过10度,即称为脊柱侧凸。

正常人在直立时,脊柱有4个生理性的弯曲,即颈椎、腰椎向前凸,胸椎、骶椎向后凸,并没有侧方弯曲。如有部分脊椎持久地偏离身体的中线,使脊柱向侧方弯曲成弧形或"S"形,即称为脊柱侧凸因疾病而发生侧凸时,生理性弯曲亦随之发生改变,使人体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所以,脊柱侧凸是一种病理性弯曲。

脊柱侧凸的病因

先天性脊柱侧凸:

由于先天性脊椎发育不全,如先天性半脊椎、楔形椎体、椎弓及其附属结构的发育不全,均可引起脊柱侧凸。此种畸形多发生在胸腰段或腰骶段,侧凸出现早,发展快,一股3~4岁的患者就可以有较显著的畸形。

另一种类型是脊椎本身并无畸形,患者亦无其它疾病,一家兄弟姊妹数人或其父母均可有同样现象,即有明显的家族史。此种类型侧凸出现较晚,一般12~13岁始发现,发展也较缓慢,侧凸部位多局限于胸腰段,畸形不严重。

后天性脊柱侧凸:

1、姿态性脊柱侧凸:往往由某种不正确姿势引起,常在学龄期儿童发现。这类脊柱侧凸畸形并不严重、当患者平卧或用双手拉住单杠悬吊时。畸形可自动消失。

2、神经病理性脊柱侧凸:由于脊髓灰质炎、神经纤维瘤病、脊髓空洞症、大脑性瘫痪等使肌肉的张力不平衡所致。患者发病年龄愈小,侧凸畸形也愈严重。

3、胸部病理性脊柱侧凸:幼年患化脓性或结核性胸膜炎,患例胸膜过度增厚并发生挛缩;或在儿童期施行胸廓成形术,扰乱了脊椎在发育期间的平衡。均可引起脊柱侧凸。

4、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凸:由于维生素D缺乏而产生佝偻病的小儿亦可出现脊柱侧凸。

此外,在椎间盘突出症时,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压迫;肾周围炎中一侧肌肉痉挛,由于各种原困引起两侧下肢不等长,均可引起功能性脊柱侧凸。骨折脱位或脊柱结核亦可引起侧凸。

原因未明的脊柱侧凸:约80%的脊柱侧凸病因不明。

脊柱侧凸的诊断和评价

对原发性侧弯的诊断和评价,应从病史、物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肺功能检查。

病史

一般病史、手术史和背部疼痛史;

畸形出现史、发展史和心肺功能状况;

治疗史;

性发育史;

母亲的孕育史;

家族史。

物理检查

一般检查:包括身高、体重、坐高、肢长等;

躯体形态总体观察:观察双侧肩锁关节以了解肩部对称性,观察髂前或髂后上棘以了解髋部对称性,观察腰凹是否对称;

代偿度检查:将铅垂线自C7棘突垂下,观察它和臀沟的偏移程度可了解躯干的代偿度;

脊柱畸形的检查:除直立观察外,须作前屈试验以了解畸形具体情况。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以诊断畸形的部位、大小和柔软度,以及患者的骨成熟度;

标准的X线片应包括直立位的后前位和侧位,以及仰卧位的侧向屈曲位;

Cobb法

在正位X线相,先确定侧凸的上终椎及下终椎,在主弯上端其上、下终板线向凹侧倾斜度最大者为上终椎,主弯下端者为下终椎。在上终椎椎体上缘及下终椎椎体下缘各划一平线,对此两横线各作一垂直线,这两条垂线的交角即为Cobb角,用量角器可测出其具体度数。

分层平衡埋线疗法简介

本疗法主要是通过延长穴位上的刺激时间,用多种方式将生物蛋白线或其它线体,埋入人体穴位上或组织里,通过线体长时间刺激,逐渐被人体吸收的生物反应的全过程,来激发神经调节与经络脏腑气血功能,促使阴阳平衡,所以又称“长效针感疗法”。

分层平衡埋线的目标:将人体调于平衡态,包括:气血平衡、阴阳平衡、筋膜应力点的平衡、肌肉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平衡、人体外形外貌的美学平衡与姿势平衡等等。

治疗原则:损有余,补不足。

分层平衡埋线的解释

分层平衡是一种埋线治疗和取穴的思路。

分层的解析:

1、根据经络辨识确定病变所在的脏腑,根据皮(肺)肉(脾)筋(肝)骨(肾)脉(心)来定位。当然也还有其它的脏腑或经络定位诊断方法以供参考。

2、根据治疗目的定位:

美容提升:浅筋膜层。减肥:脂肪层。脊柱侧弯:肌肉层或骨膜表面等等。

3、根据体姿体态,筋膜张力来定位。

选择筋膜的高张力点进针,进针点相对少,例如调整骨盆前倾的进针点。如果是筋膜或者肌肉的松弛点进针,进针点相对多,例如圆肩驼背的进针点。

从各个角度谈平衡:

1、体内平衡:

指借助丘脑下部、荷尔蒙系统和神经系统之间的调节循环维持一种相对不变的内部环境或机体平衡,其作用是以健康为目标使人体所有功能处于最佳状态。

2、筋膜和肌肉的平衡:

(1)、低张力和高张力是平衡。

(2)、主动肌和拮抗肌是平衡。

(3)、松弛无力的肌肉和紧张挛缩的肌肉是平衡。

(4)、拉长的肌肉和短缩的肌肉是平衡。

分层平衡埋线对脊柱侧凸

的作用机制

1、纠正解剖位置异常。

2、改变内脏位置的位移。

3、形成新的生物信息反馈,所谓肌肉和筋膜的良性记忆。

埋线治疗点

1、在棘突外侧2横指的地方,当患者有明显背痛的时候,可以在竖直肌做埋线。

竖直肌位于脊柱沟内,由躯干部深部的深层肌组成,水平位置是从棘突起到椎弓板的后部或者横突,垂直位置是从颈部一直延伸到骶骨,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肌群,充满了整个脊柱沟,这个脊柱沟在比较瘦或者体型不胖的人特别明显。

2、胸椎棘突外侧是从胸1~胸12外侧两横指的地方都可以做埋线的治疗点。

(1)、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疼痛;

(2)、有明显的硬结或条索,有明显的肌肉挛缩或紧张。

3、脊柱侧弯侧横突上下、L2-L5棘突与横突、12肋下缘、八髎及髂嵴上缘左右各两点。

选择筋膜的高张力点与刺法

大家都会做小儿捏肌,就是从上到下快速的去提捏的时候,会感觉很紧很厚,不容易提起来,还有些地方是毛孔特别粗大的、暗影或者一些特别体表的标志,这些都会是埋线的治疗点。

刺法:脊柱旁开2横指,埋线针斜刺,角度在30~45度相对安全。

当然在这里用粗针做斜刺也是有用的,但是由于针刺是有治疗时间的,有时候可能不太理想,我们的埋线针第一有解结的作用,第二有形成一个筋膜支架的作用(长期把线体放在这里会持续的刺激这里的肌肉、筋膜,会形成一个固定的作用,所以突出的那一侧就不会往另一边跑),这会比粗针的斜刺或圆利针维持的时间更久一些,根据所选择的线体,可以相应的维持7~14天或者60天的周期。

肌肉的记忆时间

埋线有降低筋膜张力和增加筋膜张力的双向调节作用,脊柱侧弯调整大约需要3~5次,因为肌肉的记忆是21天,根据我们埋线所用线体的吸收时间来进行治疗。

有时候脊柱侧凸也是个人习惯的问题,需要配合肌肉的训练及康复知识,通过埋线脊柱侧弯能有明显的改善,后期也可采用类似于肌肉拉伸的方法。

病例分享

男孩,12岁,脊柱侧凸(出生时发现的),多方途径治疗,均无明显效果。

王佳老师第一次治疗,做了两个部位的施罗特呼吸法的变化。侧弯的椎体通过肋骨的变化逐渐靠近了身体的中心。

王佳老师第二次治疗,施罗特呼吸法配合八髎针刺,脊柱相应的肋突针刺后,孩子母亲反映,孩子身高增长了1.5公分,而且大小便失禁有所改善。

(图文转自钰佳人之瑞清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esrmo.com/jbbfz/131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