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维波 ⊙单位/医院超声科 患儿男,2岁,1年前无意发现阴囊区肿物,大小约1.0×1.0cm,表面另附着数个结节样肿物,最大为0.2×0.2cm,不伴红肿,无疼痛、瘙痒,无破溃、流液,未予重视。 近1年来,肿物逐渐增大,现约3.0×2.0cm,表面粉红状、无破溃,边界清楚,质地中等,不能推动,无压痛,另可见数个结节样小肿物附着其上,最大约0.5×0.4cm(图1)。 图示为患儿阴囊区肿物 超声检查所见如下: 图2阴囊皮下粘膜层低回声结节,形态不规则 图3结节内部探及点条状血流信号 图4结节蒂部探及丰富的条状血流信号 超声提示:左侧阴囊皮下粘膜层不规则低回声肿物,未除外血管瘤 最终,肿块经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考虑为软纤维瘤。 病例讨论 软纤维瘤又名皮赘、软瘊或有茎纤维瘤,是一种体表良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尤其以更年期后女性多见,临床上多无自觉症状。此例发生于婴幼儿,少见。 软纤维瘤可发生于全身各个部位,多大小不等。肿瘤表面光滑或呈乳头状,推动自如,有蒂型可长可短,大部分悬挂松弛,触之较软,同时伴有色素沉着。软纤维瘤既往以临床报道为主,超声诊断报道较少见。 超声表现 肿瘤表现为皮下实质性肿块,边界一般较清楚,可带蒂或无蒂,回声可均质或不均质,病灶内部伴条带状低回声,探头加压后病灶易变形。CDFI:病灶基底部可探及条状血流信号。 鉴别诊断 软纤维瘤需与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瘤、脂溢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及血管瘤等鉴别诊断。 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瘤:好发于四肢和肩背部,单发为主,生长较慢。超声表现为皮肤层内团块状弱回声,一般较小,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脂溢性角化病:一种临床最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为角质形成细胞增生所致的表皮良性增生,好发于面头部、背部及手背等部位。超声表现为皮肤层内弱回声结节,边界较清楚,形态较规则,内均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基底细胞癌:临床上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患者,以头面部最常见,部分皮肤表面可见溃疡。超声表现为皮肤层内团块状弱回声,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内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血管瘤:婴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个部位,多见于头和面部,其次是四肢骨骼、肌肉。超声表现肿块可呈圆形、椭圆形及不规则形,与正常组织无明显分界,无确切包膜。肿块内部可见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低或无回声区,内可见分隔状或网格状结构,探头加压可见瘤体明显缩小。静止状态下,降低量程后,CDFI或可见不规则的暗红和深蓝色点片状彩色血流,若流速特别慢,可无血流显示。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快来给我们留言讨论吧! ⊙学术主编/刘德泉 ⊙投稿邮箱/xihuansushi 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