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援疆系列报道王燕梅援疆有期情无限医

时间:2022-11-2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曹英

■李晓玉

“我深感责任重大,希望在有限的援疆时间内,有所担当,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能对新疆的同仁及患儿和家属有所帮助。”山西省援疆医生,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儿科业务主任,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王燕梅如是说。   年8月20日,王燕梅与两位同事一起来到新疆医院儿科开展对口援疆工作。   

在教学查房中王燕梅现场授课教学   

带动特色科室建设

王燕梅所帮扶的医院,是新疆昌吉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所“三级甲等”医院,为生活在当地的汉族、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40多个民族的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来到这里才发现,医院只有一个普通儿科,分科不精细,不仅没有独立的小儿神经科,还缺乏相应的视频脑电图技术人才。”医院当时的状况,王燕梅感到非常揪心。   科室技术力量薄弱、亚专业缺乏规范性建设、专业分科不够精细、辅助检查开展不够全面……医院存在的种种短板,王燕梅与同事们制定了一系列可行的计划。   “专家们来了之后,协助儿科独立成立了新生儿重症科室,并且首次实行了收治早产儿及新生儿科病房无陪式管理;还开展了有创呼吸机的使用。尤其是小儿神经内科亚专业方面,在王燕梅的帮助下,有了质的飞跃。”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有一次,医院接诊了一名六岁的抽搐患儿,连续抽搐三个小时,注射了大剂量的咪唑安定后症状仍未缓解,患儿家属想转院去距离昌吉州近四十公医院。当时,科室的同事只能给在总院开会的王燕梅打电话“搬救兵”。接到电话后,医院处理,最终使患儿转危为安。   王燕梅表示,抽搐时间持续半个小时以上不缓解的癫痫持续状态是儿科急症之一,在未缓解情况下转院,路途中会有较大风险。这原是医院的疑难病,现已成为该院儿科的常见病。患儿不需转院可就地治疗,既不耽误病情,又降低了路途风险,而且本地治疗的医保报销比例高,既节约了转院成本,也减轻了就医费用,关键是为患儿争取了就医时间。   

王燕梅给科室人员进行视频脑电图培训   

填补专业技术空缺

脑电图是发作性疾病诊断首选的检查。近年来,视频脑医院普及,它能帮助医生看到患者的发作和同步脑电图变化,从而辅助诊断。   王燕梅告诉记者,“医院使用援疆资金购买的价值三十余万元的视频脑电图机器,因没有专业技术人员能操作闲置了半年之久。”   机器有了,但是做检查需要的辅助材料,胶布、头套都没有,医院上会同意后联系厂家,过程十分繁琐。王燕梅深知,她有限的援疆时间一刻也耽误不得,就自己花钱购买了辅助材料,及时开展了工作,填补了这项技术在昌吉州的空白。   王燕梅回忆,第一位做视频脑电图的患者是五岁小姑娘,当时光检查就用了六个小时,按常规报告是第二天来取。但是医院较远,她临时加班出具了报告结果。   “报告出来后,孩子的妈妈非常激动,拉着我的手说遇见了好大夫。后来,她还把电话号码留给我,跟我说援疆医生抛家舍业不容易,有需要就随时联系她。能得到新疆人民的认可和热情对待,我非常开心。”王燕梅笑着说。   秉承“人可以走,但技术要留下来”的决心,王燕梅开展了手把手的传帮带,不仅全科的医师学会了视频脑电图操作,而且已有两个徒弟初步掌握了读图发报告的技能。目前,视频脑电图诊断做了将近一百例,诊断癫痫十余例,医院内视频脑电图新技术新项目。“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有信心带领他们精进技术,帮助他们成长进步,从而更好地造福当地患者。”王燕梅说。   不仅如此,每周她还会进行一次神经系统疾病理论知识的全员培训。“除了视频脑电图之外,还会涉及神经内科疑难病及少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我们科室神经内科的理论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医院儿科医护人员们表示。   尽管“短板”依然存在,但该院儿科诊治水平已有显著提高。在王燕梅的带领下,目前已成功救治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两例,癫痫持续状态患儿数例,同时诊断了一例神经纤维瘤病的罕见病。   

王燕梅在进行义诊宣教   

义诊宣教传递健康

因网络信息不畅、经济收入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当地人健康意识薄弱,及时看病就医和“早防早治保健康”的意识也比较淡薄。入疆后,王燕梅和同事们多次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义诊宣教。   “我曾和同医院,给当地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22位少数民族的群众普及抽搐的常见病因及日常家庭护理;还去了阜康市三工河哈萨克民族乡进行了入户走访,给四位智力落后的患儿家庭送上慰问品,并给家属进行了家庭护理培训,让患儿得到专业护理。”王燕梅介绍。   抽动症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多与家庭环境影响有关。在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义诊时,王燕梅就发现了好几例抽动症患儿。走访调查后了解到,当地的孩子基本由没有文化的老人来带,抽动症状常常会被忽略。“当时,我召集了家长,向他们普及了抽动症的发病原因,讲解了该如何给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以及饮食的注意事项,反响非常好。”王燕梅说。   王燕梅告诉记者,她的援疆工作将于年1月结束,如何保持援疆工作的延续性从根本上做到真正帮扶,是她入疆帮扶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医生诊疗水平提高,护理跟不上也达不到完美的效果,有经验的护理人员能全面配合医生完成各项难度较高的医疗护理活动。对此,王燕梅建议,“希望适配一两名有经验的新生儿无陪病房的护士来进行帮扶,或定期举行线上教学,实现远程会诊等业务协同,以达到当地整体诊疗水平的提升。”   “最好是组团式援疆,更要发挥互联网在解决偏远地区儿科疑难杂症诊治上的作用。期望相关部门在选派援疆干部人才时,提前因地制宜做好规划,真正实现精准帮扶,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王燕梅表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esrmo.com/lcbx/13799.html
------分隔线----------------------------